詩:本來面目是初心 堂人知悟好安身
主盼因緣虔誠子 席期勤功修善因
其二:筆敲珠璣醒世孩 聖訓時常記在懷
鞭策自我多反省 無限良因入鸞台
其三:安居樂道必有心 心定抱觀好修身
身口合一仙風骨 骨換俗胎佈乾坤
言:因緣際會涉入鸞堂,善念入定同修大道,
為人處世謙和為本,廣結善緣與人為善。
鸞堂之內,謙謙君子氣質非凡,皆奉聖訓
莫敢越矩,如此因緣,多由初心返璞歸真
,尊重他人即受人欽。若是逆行不知醒悟
,自讚毁他、口舌批評,殊不知然,禍根
既埋必得苦果,焉怨尤人。故在鸞期,吾
等婆心孜孜不倦,盼是緣子遵守奉行,待
人處事有方有圓,正向堅定,反行圓融,
如此之法,正己渡人,更為鸞脈注入新血
圖宏聖道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