鸞是一種降神的方法,是神人靈光合作的功化工作。運用一「Y」字型桃木和柳木合成的木筆〈鸞筆俗稱「桃枝柳筆」,即手握處以桃枝製成,筆端寫字處卻是柳木,因桃木為陽、柳木為陰,又象徵「陰陽調和」〉,而由乩生執筆揮動成字,經唱錄生依字跡抄錄成為文章詩詞。《漢書‧杜周傳》曾寫到:「無必有聲色的因技,能夠為萬世修大法。」乃指鸞可為人指破迷津,指點迷路。唐朝的《頻帥古注》說:「惟求靈鸞傳道,不注美色及音技。」
民間鸞堂,又稱鸞門、聖堂、儒門,或稱儒宗神教、儒宗聖教,專指「以儒為宗,以神為教」的形庇組織,奉祀神佛於鸞堂扶乩;而其形成的宗旨,乃藉揮鸞闡明天道真理,啟悟人心,規正行為,且助行政所不及。民間鸞堂的修行宗旨是:「敬天地,禮神明,孝父母,愛國忠事,敦敬崇禮,重師尊,信朋友,和鄉鄰,改惡向善,講五倫八德,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,遵四維綱常之古禮,洗心滌慮,借假修真,恢復本性之自然,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,達到己立立人、己達達人,挽世界為清平,化人心為良賢,冀世界為大同。」在宗教活動上,主要是扶乩飛鸞以桃柳仿彫鸞狀為筆,由正鸞生執筆,藉神靈揮筆題字於沙盤或布盤,以傳真神意而渡化人。這種宗教活動的形態,其歷史淵源來自三個時期:〈一〉清代的宣講制度;〈二〉明清的文人箕壇;〈三〉明代以來的民間教團。
況大道之興,道教始於唐,蓋自道祖述經,至今已數千年,實自呂帝純陽子化,後授於諸神倡興教,並南天恩主關聖帝君掌鸞部代天作策、代天宣化,鸞堂正興,鸞理天下隨處可聞。迄今日久但道德隔閡,人心不古,大道顛覆,世風日下,於此之際,即諸神仙佛揮鸞天下,潛柳木諄化,各地桃柳揮動,闡明道德,露機洩玄,開迪人心,期挽災劫,此乃開鸞扶乩之由。